活在明末夹缝中

第十七章:杀、杀、杀!

  一千五百后金真女真冲阵三万装备精良大明边军。

  孰胜孰负?孰优孰劣?

  在恶斧山这样的地形下,有股难以说清的情绪笼罩在曹文诏心头。

  一千五百骑后金铁骑,冲阵而来。

  整个大明边军开始组织反军。

  箭雨飞天,破空而去。

  清兵乍看阵型散乱,但却有效的规避了箭雨集中的地段。

  沿着两边不断迂回。

  山坡湿滑,五十匹战马在紧急躲避当中掀翻身上的骑士,倒地,而后被箭雨覆没。

  但后金骑兵还是冲到了阵前。

  当头十多匹战马,明显高大健壮,马带骑士全部包裹厚重铁甲。

  这些铁甲骑士乃是后金重金打造用以冲击明军车阵而专设。

  其他骑士需要躲避箭雨,但这五十匹重甲骑兵却蛮横横冲直撞而来。

  短短二百步,便一头扎进明军的车阵当中,当先五骑,不顾战马折损,直接撞向辎重队摆下的车阵。

  庆幸雨多湿滑,加上坡道限制,这五骑重甲速度不快。

  虽然冲开第一道车阵,但力道卸去,尽在眼前的第二道却无力再去。

  但这五骑重甲在撞开车阵之后,直接调转马头,杀向车阵后的长枪兵。

  重甲骑兵对阵长枪,甚至连刀都不用挥舞,便直接撞开前面的十多人。

  五骑重甲冲开车阵之后,瞬间破出一个大口子,紧随身后又是五骑,再次直冲第二道车阵。

  瞬间明军摆下的两道车阵防线被后金重骑轻易破开。

  五十骑杀进车阵便直接冲向长枪兵。

  瞬间长枪阵被扰动,撞开的长枪兵纷纷倒退,身后的怕误伤也赶忙压低枪尖。

  五十骑重甲便将明军摆下的车阵变作形同虚设。

  “刺马、刺马!”

  队列中,总旗不断喊叫。

  终于,在五杆长枪奋不顾身的冲刺下,一匹重甲战马马蹄刺断,而后轰然倒地。

  重甲战马的弊端终于显露出来。

  那便是甲重马累,速度难快,甲厚裹马却马蹄难挡枪刺。

  重甲倒地之后,骑士压在马下。

  如此一来,两个枪兵直接扑了上去,长枪刺下,瞬间那凶悍骑士一张大脸被刺出两个血窟窿。

  重甲骑士倒地还引发一系列变故,前面倒下的重甲直接挡住后面重骑的前路。

  瞬间将长枪兵和重甲骑兵隔离。

  被重甲骑兵随意撞击的长枪兵终于有了一口缓气的机会。

  靠着刺马蹄的战术,终于,长枪兵在死伤百人之后,重击了五骑。

  长枪兵与重甲骑兵陷入了对峙。

  但很快,随着后面源源不断的轻骑自车阵入口杀出。

  形势再次向着明军不利。

  轻骑搭箭不断射杀没有盾牌防御的长枪兵,一个个长枪兵倒地。

  战局再次向着明军不利的方向而去。

  坐以待毙?

  长枪兵无奈只能再次飞身扑上去,待着倒地重骑身后也难逃后金骑兵的射杀,只有冲上去与对方拉近距离,近战长刺才能打破败局。

  而随着源源不断的骑兵冲入车阵,随着第二道车阵的口子被重骑冲开。

  靠上的刀盾手也被迫加入了近战。

  曹文诏看着底下厮杀成一团的后金骑兵和明军,终于下令,令火铳手开始逼近,集中向着对方的骑兵射击。

  队形变换,此刻弓箭手已经不敢再去远程射击压制,因为明军与骑兵已经厮杀在一起。

  从后金冲上山坡,到厮杀成团,短短三四百步的距离,后金骑兵倒地只有不到百骑。

  但被冲开车阵,随意撞击和砍杀的明军却已死伤千人。

  这便是大明与后金之间的较量,从来都是用人命来堆积阻击后金的骑兵。

  从来都是数倍对一的死伤。

  随着长枪兵扑入后金骑兵群中,终于一面倒的局面被打破。

  双方各有死伤。

  车阵虽被破开,但两道车阵间狭小的空间限制了骑兵的纵横。

  远处,阿济格看着雨幕中的战斗,咒骂了一声老天,再次挥手,这一次又是一千五百骑兵杀了上去。

  骑兵再次而来,一千五百骑兵已经造成长枪兵死伤惨重,再加上一倍,曹文诏担心长枪兵会挡不住,如果长枪兵损失人员过半,那么面对后金骑兵就再无近战阻击能力。

  曹文诏终于下令开始炮击。

  火炮轰鸣,半山腰的棚下腾起烟雾。

  骑兵奔驰而来的雨幕中,一个个炮弹砸下,雨水飞溅,泥浆冲天,一千五百骑纷纷躲避,但等待奔驰到山坡下,还是损失五六十骑。

  终于随着一颗火炮的炸膛,整个火炮上头搭设的木棚被震倒在地。

  火炮失去了作用。

  弓箭再起,箭雨纷纷,可大雨依旧磅礴而下,箭只在雨滴中卸去小半力道,对于骑兵的杀伤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变蛟吾儿,随父杀下去。”曹文诏掀掉身上的披风,抽出长刀。

  身边曹变蛟支起长枪,紧随身后。

  浩浩荡荡的明军后备兵马终于杀了上去。

  车阵挡着后金骑兵的道路,双方开始在两道车阵之间,厮杀。

  不断有人在刀枪下倒下,不断有人踩着湿滑的泥土扑了上去。

  雨水顺着山坡而下,混着血水成河。

  战局一片焦灼。

  ————

  清晨,清源以南百里,唐溪东带着大军在泥泞中行进。

  于此同时,曹文诏还在等待着后金大队到来。

  大军沉默行进,昨日下午修整之后,傍晚起兵,再次北上。

  唐溪东看着眼前如水大雨,心中升起一丝担忧。

  不知道平阳的河防能不能挡住着连绵的大雨。

  更不知道大明其他地方会不会洪水成灾。

  这老天爷一副灭世之态,不是干旱便是多雨,这般下去,夏收怕是遇到难处了。

  希望能够抢收夏粮,免了平阳百姓的饥饿之苦。

  忽然,前方三骑奔驰而来。

  破雨而来。

  唐溪东抬眼去看,却是两名斥候牵着一匹空马。

  三骑奔至,直接来到眼前。

  “大人,途中侦查,发现一名明军骑兵,对方负伤,故带回大营,同时发现密信一封。”

  那明军骑兵一脸疲惫,此刻全身淋湿,陷入昏迷。

  唐溪东皱眉结果密信,直接撕开。

  而后望向北方。

  “恶斧山在何处?”

  身后向导打马前来,思索之后,开口答道:“一路北上,距离此地还有百三十里。”

  “大人?”唐溪东身边,落梁山连队新任连队长刘良子打马上前,面露疑惑。

  “这是曹文诏南下求援的暗探,此刻曹文诏正率三万明军与后金鞑子大战,急需增援。”唐溪东将密信递给刘良子。

  对方接过,一目十行而过。

  “大人,是想?”刘良子迟疑。

  “我们是来杀虏的,鞑子在哪?就杀向哪里?”唐溪东送来眉头。

  “可,曹文诏当年可是率兵攻打过我们平阳城的。”刘良子脸上露出一丝愤恨。

  当年,可是死伤不少老兄弟的。

  唐溪东怔怔望着雨幕。

  良久,仰头看天。

  “国仇之前不言家恨!”

  “命令,全军加速。赶赴恶斧山!”

  “是。”

正在加载更多

目录(N章)公告
N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