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升职记

第九十章 :步步逼近

  梨花院落。

  二虎被关在铁笼子里。它从小跟着唐果长大,自由自在惯了,被宠着惯着活到这么快两岁,突然之间进了牢笼,烦躁苦恼可想而知。反复用牙齿、爪子抓咬笼子的铁栏杆,不时的低啸。

  大虎在笼子外面转来转去,试图把兄弟救出来,无果,便随着低啸。

  “这样不行,千万别再出事。”苏全道。请了袁团儿来,两人商量着,轮番照看二虎,好歹把它暂时稳住了。大虎和开心、欢喜趴在笼子外头陪着它。

  苏于他们焦急万分,唐果一无所知。皇帝的正事差不多干完了,开始陪着唐果到处游览。他们此次来的不太是时候,节气还早。五台山在夏天是最美丽的。如今,不少地方的雪都没化,景致不突出。

  望海峰观日、挂月峰赏月,唐果最有兴趣。对于她这样从不知登名山观胜景为何物的人来说,天气寒冷可以无视。

  凌晨起床,穿上厚衣服,唐果随着皇帝去登那东台望海峰。四周还是黑的,点着火把,在寒风中爬山,于唐果是新奇又有些刺激的体验。

  “脚下小心。”皇帝叮嘱道。

  “嗯。”唐果随在他身后,感觉很奇妙。或明或暗中,有人同行,心里踏实。

  红日冲破云层,在东方升起的时候,唐果心中突然想起小时候迎着朝阳去上学的情景。想不到,我生命中会有这样的一天。站在此处看日出,身边站着我的男朋友……

  “果儿,回去吧。出来这么久,估计你又饿又冷了吧?”皇帝携了她手,说道。

  “不冷,饿倒是有一点儿。”唐果回握他的手,笑道。

  两人携手下峰,兴尽而返。

  五台山上寺庙众多,苏可休和刘氏到处的拜佛烧香许愿。大家都去上香,唐果却没有。她并不信仰佛教,前世的教育是一回事。再者,她觉得自己的思想,即使硬往宗教上靠,也与道教更相似些。

  不过,她和那位踢毽子的老和尚很谈得来,老和尚从不说佛法,说的都是凡尘俗事,其中自有简单朴实的道理,见解远高于世人,言语又风趣。唐果佩服得五体投地,有机会就去和他唠唠,终于知道老和尚法名叫慈净。他一年到头在外行医济世,像是个永不收费的大夫,很少念经。老和尚说,每日都会念阿弥陀佛的,念佛就行了。唐果大为赞同,说老和尚独树一帜,造福人间。老和尚大笑。

  和男朋友转战于各个景点,抽空跟老和尚扯闲篇儿,唐果自学五台山之行十分圆满。

  回程的日子到了,老和尚先行一步,接着治病救人去了。唐果和他告了别,跟着皇帝回京。

  下了五台山之后,并没沿原路返回,皇帝要接着视察,换了个路线。

  唐果坐在御辇里看黛玉的来信。看来大侄女十分苦恼,信里除了问安、说说家里的事情之外,就是那首著名的,《桃花行》。黛玉说是游戏之作,请小姑姑指证。

  我又不会作诗,请我指证啥呀?请你二叔指证多好?

  唐果心里嘀咕几句,不得不佩服大侄女的心思。唉!十二周岁、十三虚岁,心眼这么多,心事这么重,难怪在书里林妹妹要早逝了。太早恋、太早熟了!早熟容易早衰的!

  俺这姑姑还当得挺得人缘,那就更称职点儿吧!

  没想到环境变了,这首悲诗仍然出现了,是因为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情意犹在、心境已改吗?

  真心爱一个人,估计很难一下子抛开。慧剑斩情丝,那是大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不容易啊!何况一个十二周岁的小女孩儿?

  话说,我十二周岁时最在意的是啥?

  ……

  唐果脸红。

  吃饭……

  果然,我这种饭桶和疑似不食人间烟火的林妹妹不在一个层级上。

  唐果拧半天眉毛,想着咋给大侄女回复。翻腾遍头脑的各个角落,好不容易翻出些贴切的词来,唐果提笔开始回信。她真不习惯这没标点的竖行写法。

  前面写了些应用文套话,后面进入正题:

  小姑姑于诗词一道实在是门外汉指证是做不来的

  日前关于花卉听了一番高论写出来给贤侄女瞧瞧也算是附庸一回风雅

  四时花卉应时而开

  本是自身的喜好不同

  蕊寒枝瘦凛冰霜与红杏枝头春意闹

  各有各的意趣

  何来高下

  种种寓意

  皆是人为强加

  以花喻人

  花若有灵

  未必喜欢

  借用了十二皇子胤裪的《论红梅与红杏》,唐果又在后面加上自己的见解:

  愚以为尚要加上几句

  四时花卉

  应时而开

  亦要应时而落

正在加载更多

目录(N章)公告
N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