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学渣

第887章 学而篇只是抛砖引玉

  “好好好!我不想跟你争,我想?你后来的章节中,一定有详细的解读吧?”乐歌道。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你的‘学而篇’,只是抛砖引玉,都只是点了一下,没有细解。所以!我想你后面的内容,有详细解读的。”

  “是!乐伯伯!”乐歌又应道。

  “比如说!之前的一段中,有子贡说的话,是吧!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在这里!子贡并没有说什么是温、良、恭、俭、让,是不是?”

  “是!”

  “那么?什么才是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呢?”乐歌问道。

  曾参笑道“请往下面读!”

  “呵呵呵!”乐歌也笑道“要想知道孔子的温、良、恭、俭、让,你就得继续往下读。所以!说!‘学而篇’只是一个大纲,只是一个指引、只是一个大概地介绍。介绍什么呢?介绍的是孔子让我们学习的内容。”

  “然也!”曾参得意地笑道。

  “好!继续往下读!”

  “继续!”曾参应和道。

  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子贡以及其他学生对孔子的赞誉,这是孔子的人品美德。

  “接下来!你借有子之口,来讲解孔子的又一人品美德、思想,那就是和!关于‘和’我跟你争辩过,不知你还记得否?”乐歌看了一眼《论语》下面的内容,说道。

  “记得!乐伯伯!”

  “你都记得什么?”

  “我?”

  乐歌没有为难曾参,说道“我记得我说过,我是不认同你先生的和的。但是!也不是绝对地不认同。而是!相对地不认同。我记得我当时就对你说过‘和!不等于敌友不分!’,你还记得么?”

  “记得!记得!”曾参点头应和道。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篇中有子说的这一段话,就是来说‘和’的。

  “那么?有子的这段话,如何解读呢?”乐歌问道。

  “这个?”曾参应道“有子说‘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礼为体用,和是核心!和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最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不论大事小事都按照“和为贵”的办法去做。不过!有的时候以“和为贵”却行不通。这是因为一味地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制约之,也是不可行的。所以说,礼为体用,和是核心!不能顾此失彼!”

  “好!”乐歌应道“我觉得!有子对和的认识、理解,比你更透彻一些!我记得当初跟你谈的时候,很费劲的!”

  曾参听了,当场把头低下。说道“惭愧!正是因为如此,我在编排《论语》的时候,把他的名字排在第一位!我自叹弗如!乐伯伯!”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好!你曾参能够承认你不如有子,好!说明你有进步的余地、机会!好!”

  有子提及的“先王之道”,是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可见!有子不简单!

  当然!曾参编排《论语》能够把有子的这段话编排进去,也很不简单。最起码说明曾参也懂这些。或者!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正在加载更多

目录(N章)公告
N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