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全球

关于本书和创作构思

  ——来自一个失败者的内心独白

  作为一名年近三十仍旧一事无成的中年人来说,我的人生无疑是惨淡而可悲的。

  无论是事业上还是感情上,都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现实的残酷没有把我打造成为生活上的强者,反而使得本就敏感的我变得更加的懦弱、自卑。

  终于,我开始彻底地封闭自己,断绝了一切来往,不愿意再与外面的世界有所接触,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宅男,整日将自己关在狭窄的港湾里,聊以慰藉。

  也曾想到过用死亡的方式得以解脱,将以前那些在生活中带给我创伤的人毁灭,然后再毫无遗憾的离开人世。

  可是看着年迈的老母那希冀的眼神,却只能一再懦弱的苟且偷生。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也渴望改变,可世界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然而讽刺的是,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会自嘲而虚伪地感谢他们,感谢他们曾经带给我心灵上的无尽伤痛。

  正是他们,成为我人生路上的磨刀石,造就了我如此非凡的阅历。

  这些年来唯一支撑我活下去的动力,便是网络小说。

  也正是因为在灰暗的世界里有了它们,才使我暂时渐渐忘却了伤痛,有了色彩,只是在偶尔看到类似的经历时才忍不住大声地吼上一嗓子,然后望着天花板默默无言。

  十年了,整整颓废了十年,阅读了大量的小说。

  可是每每看到一些小说的情节原本明明设定的很好,却因为作者笔力的不够,心态的轻浮,自以为是的调侃,亦或者主角性格上的缺陷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所产生的哪怕那么一点点小小的瑕疵,不能尽如人意的时候,甚至会被拥有强迫症的我无限的放大而破口大骂,弃书。

  原本沉浸其中不可自拔的我,因为代入感的断层,缺失,迫不得已而突然中断。

  久久,默然无语,却又难以彻底放下,眼神空洞,呆呆着望着闪亮的手机屏幕,心中不免深感惋惜。

  也曾想过亲自提笔挽回,留住那些虚幻的美好,怎奈当时尚且缺乏历练,人生阅历上的不足导致有些后继乏力,没有坚持下去,最终不了了之,徒增笑耳。

  然而更重要的是,没有放手一搏的决心和毅力,心态不够平和端正。

  辗转反侧,寤寐思服,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立下了信念。

  毕竟,我唯一还能够勉为其难拿得出手的技艺,或许也只寒酸地剩下细腻的情感和较好的文学功底了吧。

  穷困潦倒的生活,对文学的热爱以及执着的寄托,倒也有几分文人墨客的迂腐。

  突然感觉自己很可悲,毕竟大学学的专业全部都浪费了,完全不被社会所认可。

  尽管毕业后总是听人说大学里学的什么,将来工作了也不一定非要做什么工作,可是心里的结却再也难以敞开。

  关于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或许正如他们所说,但是如果能够将爱好变成自己喜欢的工作来做的话,也应该会更有动力,乃至废寝忘食吧?

  同时,我也替自己感到万分的庆幸,因为相对于我的本职专业来说,其实我更加喜欢写作。

  因为性格的原因,所以我并不是很喜欢直接与他人用语言交流,甚至大老远的看见熟悉的人,也只会跑过去轻拍一下肩膀,微笑而礼貌地点头示意。

  也不知道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享受这种无声的语言文字,尽情的书写,挥洒,乐此不疲地徜徉在那片海洋里,酣畅淋漓。

  往往老师留下的作文,也时常是被我当做小说题材来创作,当然免不了被同学们互相传阅,也只有那个时候的我,或许是发自内心的感到快乐,也找回了那么一点自信吧。

  渴望被人认同,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情感诉求。

  相信不管是外表再怎么冷漠的人,也是一样,所以我才想在这世界上留下点什么,以便将来可以有些值得回忆的东西,仅此而已。

  既然如此,我打算各种类型的小说题材都会尽力去尝试创作,算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延续。

  也由此为主线而贯穿整部小说,环环相扣,紧密结合。

  甚至于影响以后的创作,将会形成一个大的循环,或者说是一个系列故事发人深省。

  目前正在构思的小说,有六部已经初具雏形。

  突然感觉时间变得很紧迫,不知道何年何年才能够将其完成。

  荒废的岁月彻底逝去,空留下无知的悔恨与泪水。

  单就这本《广告传奇》而言,故事的基本主线大部分是由笔者的人生经历所改编而成,再经过特殊处理,按照合理的时间和主次顺序呈现给大家。

  是的,你没有听错,我的人生完全可以总结成多部鸿篇小说。

  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齐航,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想要改变广告行业在国人心目中的陈旧印象,通过非凡的广告创意和形式,或者不可思议的手段来治病救人,挽救受到不法侵害的患者,拯救国家,甚至是人类命运的故事。

  当然其间可能还会穿插一些热门的时事新闻,以及活用比较经典,给我印象深刻的套路手法。

正在加载更多

目录(N章)公告
N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