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救亡攻略

第二十章 土木堡之变(20)

  那一夜,十几个大臣围着他叽里咕噜说了许多话。

  他只是不断点头,一句也没听见去。

  那时候他在想,小皇帝是不是也经常被这些人围在中间,吵得脑子生疼。

  做皇帝也挺惨的。

  回去的时候,袁彬从王振身上,看到了掩藏不住的喜悦。

  王振哼着曲子斜他一眼,只阴阳怪气的说了句“回来啦”,就去轮休了。

  小皇帝还是坐在自己的檀木罗汉床上,玉案上点着檀香,白烟混着香气袅袅升起。

  袁彬站在大明疆域屏风图的外面,小皇帝坐在大明疆域屏风图的里面。

  两个人,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第二日,朱祁镇下令自大同回京。

  袁彬颇有些意外。

  禁卫军收拾皇帝营帐的时候,袁彬看着那些名贵的陈设歪头想了想,小皇帝出来打仗,还要坐软垫马车,还要专人拉上罗汉床和百斤重的和田碧玉屏风……

  也难怪那些大臣不信他。

  小皇帝好几天没有跟袁彬说话了。

  更让袁彬觉得神奇的是,宣府上北路和东路失守沦陷的消息丝毫没有传入小皇帝耳朵里。

  假如真的能活下来,袁彬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向小皇帝提建议,怎么做好宣府各路城池之间的烟墩建设。

  在没有通信设备的大明,各路城池之间的唯二联系方式,一是信使,二是烟墩。

  而在宣府这种大明边境地区,土地广袤而兵士城防不足,瓦刺游骑四散,依靠信使恐怕很难传递消息。

  ……

  朱祁镇自大同撤返后不久,消失已久的也先和瓦刺军,终于出现了。

  只是这一次,也先并不准备小规模侵袭,而是意图打残大同,切断明军后路。

  也先狼王一样锐利的眼睛里散发着精光,指节不断在骆驼皮水囊上叩击:“明朝皇帝有两条路选。”

  沉默半晌,也先继续道:“第一条,从大同到蔚州,再到紫荆关。”

  “沿路全是平原,行军快,但无险可守。”

  “第二条路,从宣府地区撤退,这条路多山川,对我们瓦刺骑兵来说,不利作战。”

  也先陷入沉思,有节奏的叩击水囊,低声道:“明朝皇帝……会怎么选?”

  ……

  一切比袁彬想象之中更加顺利。

  二十三岁的小皇帝,好像正处在叛逆期。

  他坚持从居庸关一线返回北京。

  除了喜欢和大臣对着干以外,袁彬发现,小皇帝还是有脑子的,不失为一个英明的领导者。

  可惜历史不是考试,并非选择了正确答案,就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紫荆关一线的错误路线已经选过一次,后果是国破家亡。

  现在终于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但走居庸关一线自宣府回京,同样离不开战败的结局。

  可惜再过百年千年,人们所谴责的,只会是小皇帝没有听从群臣建议,选择了错误的路线导致战败。

  只有他知道。

  只有他袁彬知道,小皇帝的坚持,是已经成型的错误里,最正确的选择。

  ……

  接连战败的消息、阿刺知院的每一次布局、也先的每一次计划,每天都在第一时间,精准的传入袁彬脑海。

  这让袁彬觉得无比痛苦。

  小皇帝和袁彬冷战的第十三天。

  明军终于发现了也先瓦刺军的动向。

正在加载更多

目录(N章)公告
N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