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后有个鬼

第二十一章 新调令

  第二十一章

  新调令

  ————————————————

  ......

  “多谢两位恩公,不知两位恩公尊姓大名.......”

  “不用!不用!趁着贺兰敏之没有追出来,你赶紧走吧!”

  当陆安康找到上官千寻的时候,他以为上官千寻已经把那番邦女子给送走了。

  可哪里想到那番邦女子也是倔脾气非要感谢两人。

  两人无奈只好将她丢到人多,相对安全的大街上,然后各自施展轻功逃走了。

  在甩开了那番邦女子之后,上官千寻也跟陆安康分开。

  虽然陆安康主动邀请上官千寻明日到燕子坞喝两杯,然而似乎觉察到什么事情要发生的上官千寻,拒绝了陆安康的请求。

  并声称自己得有一段时间不会再出现在陆安康跟前。

  问其原有。

  说自己有要紧的事情要做。

  他随即便离开了。

  从见到贺兰敏之开始,上官千寻就有些怪怪的。

  如今这怪异显得更加浓烈了。

  陆安康也没有过多的去追问,毕竟问得多了,无论是谁,都会厌烦的。

  而在他回到大理寺的时候——

  一切正如上官千寻所感觉的那一般,真的有事情发生了。

  “天后调令!”

  “大理寺上下,暂时放下一切要务!”

  放下一切要务的意思就是,连九命猫妖案也要放下咯?

  那么大的案子,真的只靠那也心怀鬼胎的国师去处理?

  但又是什么样子的事情,使得天后不得不紧急的召集大理寺呢?

  在后世的多数人看来,大理寺相当于后世最高法院。

  这个回答其实是不十分准确的,如果要准确地说,唐宋时期的大理寺才相当于最高法院,明清时期的大理寺,并不是最高法院,因为明清时期的大理寺并不具有司法审判权,只负责复核各地刑案,最高审判权归刑部,换言之,明清时期的刑部才更像高最法院。

  元丰改制之后,大理寺设卿一员,为寺之长官;少卿两员,分领“左断刑”与“右治狱”两个法院。凡天下疑案以及命官、将校犯罪案,归“左断刑”审断;凡事涉在京百司的案子、诏狱、系官之物应追究者,归“右治狱”鞫勘。

  此时此刻的狄仁杰正是大理寺少卿的职位,算是大理寺的二把手,但很快他就会晋升成为大理寺卿。

  作为一国最高法院,“左断刑”与“右治狱”的组织规模都相当庞大。“左断刑”以断刑少卿为首,配有大理寺正、大理寺丞、司直、评事等专职的司法官,以及主簿{相当于行政秘书}二员、吏人{办事员}五六十名;下设开拆司{相当于立案庭}、表奏司{相当于办公室}、知杂司{杂务处}、法司{相当于法律研究室}、分簿案{相当于秘书处}、宣黄案{相当于行政审判一庭}、磨勘案{相当于行政审判二庭}、详断案八房{八个刑事上诉庭}、架阁库{文书档案室}。

  “左断刑”的全体法官又分别组合为两个司:以评事、司直、大理寺正为“断司”,负责详断案件,有点像审判委员会;以大理寺丞、少卿、卿为“议司”,负责复议“断司”审断的案件,类似于审判监督庭。凡大理寺受理的案子,庭审之后,例由“断司”先作出初步裁决,然后送“议司”复议,最后由大理寺卿审定。

  “右治狱”以治狱少卿为首,配有大理寺正、大理寺丞、检法使臣、都辖使臣等法官,以及监门官{相当于驻守门岗的法警}二员、吏人三十余名;下设开拆司、表奏司、知杂司、驱磨案{掌涉案物资的调查}、左右寺案{相当于执行庭}、左右推{掌刑案的“事实审”}、检法案{掌刑案的“法律审”}。

正在加载更多

目录(N章)公告
N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