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老三现
生意越好的店,越乱,为啥呢,每天只顾的出货了没时间整理,到了晚上才有时间整理。补补货,清理一下码整齐。不说店里摆满了货,就是门口的屋檐底下甚至还摆出街道两米。妇女找出几个塑料的小板凳,分发给项明三人外,还拿到外面给几个班干部坐。“来来,大家喝了吧,喝牛奶”。妇女忙从一个已经拆开箱的牛奶箱里掏出几瓶奶,还是蒙牛早餐奶呢。“小兄弟县高的吧,哪里人呀,这个小姑娘真俊,还有你呀,大班长也,以后肯定是当干部的料”。
妇女现在极力巴结项明他们,好话连篇,甜言蜜语,抓到一个大客户不容易。
“大姨你不是本地人吧”项明问,这个妇女口音像是北方徐州的,本地说的是白话,也就是粤语相近,别说这里每个乡镇口音不一样,还有说客家话的,也有说闽南语的(郑姓家族,郑成功的后代,只要是从闽南迁移过来的,不管离开家乡发源地多远,都是乡音不变。不忘本呀。“是的小兄弟,我们是江苏徐州沛县的,就是那个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我是跟儿子过来的”。“哦不错呀,咱们县外地人不多呀”。班长插话说道。“是的,这里偏僻吗,贫穷地区,外地人都往东广省去了,在咱们这个县城偶尔有个别外地人短暂的停留,哎,没办法,俺的儿子,也就是老三,死也不离开这里,主要是媳妇是本地的,还有一个就是他在这里当兵,他老说不能回去,万一部队需要他,他随时的应招再次入伍”。妇女侃侃而谈。
“哦,你儿子是当兵的呀,哪里的兵”。项明问?
“是当兵的,当了10年的兵,结果是残疾了,就离开了部队,说是不愿增加部队负担,说是让部队照顾牺牲的战友,他们更需要部队的照顾,他说:就是腿受伤了,不是还有手吗?比那些牺牲的战友好太多了,本来部队要留他下来当教官的,可是他死活不愿意留下,本来回老家就好的,咱家里可是种了很多苹果树的,徐州丰县大沙河的苹果,远近出名”。
“大姨,离乡背井,怪辛苦的,你儿子是哪个部队的”.项明问?
“老三从来不跟我们说他是哪个部队,哪里当兵,我们就知道在我们这个县城”。
“滴滴“门口传来么托的电喇叭声。
“小明,小军,快出来”。门口传来一个大嗓门。项明扭头往门外看,一个又高又壮的大汉在门外的三轮么托车旁,三轮车边斗码着满满的一车牛奶。项明看到这个大汉,其实也就175公分,在这里算高个子的了,鹤立鸡群也不为过。南方人明显的偏低,女生165都是高个子了,男子170都很少,大部分在162左右。部队招兵对于身高也是区别对待的,北方168公分,南方163公分。要是统一的身高168公分来招兵,估计南方很少有合格的。国字脸,脸上右边有一道蜈蚣一样一寸的刀疤。板寸头,头发里明显有几道不长头发的地方,估计是伤疤,身穿一套已近半旧的迷彩服。项明看到这套熟悉的迷彩服,这是一套作训服,膝关节,手关节处都是加厚的,带有耐磨层的。不像农民工那种便宜的假冒的所谓迷彩服。确实是当过兵的人,也只有退伍兵才能带回来部队的衣服。这一套衣服跟普通的迷彩作训服不一样,主要是在衣领左边角上面有一块缝补过的痕迹,外人看到的话以为是破了就缝补的,但是对于项明而言,这个位置以前曾经有过什么东西,那是和别的部队不同的东西,只有在这个部队里面一线战士知道这里有什么,就相当于抗战时候的光荣弹一样的性质,这个缝补过的地方里面有什么项明最清楚不过了,那就是和指甲盖一样大小的物体,是在没办法情况下扭头用嘴巴里的牙齿咬住这里,芯片包只要受到1公斤的压力就会爆开,这是一个多功能的芯片包,里面不光有剧毒的*,而且 也是一个定位系统,在芯片包爆开的那一刻就发出信号,让能接收到这个信号的人知道这个芯片的主人已经牺牲了,而且知道烈士的遗体在哪里。项明看到这个退伍兵的领角,就知道他出于哪里了,在哪里服役了。
正在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