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未来的路
老先生讲到。
“其实让一个人物,一个故事如何立起来,这个是电影最根本的东西。”
“我刚刚说了那么多,故事架构,剧组运行,画面处理,个人风格,但是我却没有讲这个,是为什么。”
“是因为我刚刚讲的那些,都是电影所必备的条件,没有这些铺垫,你是讲不好一个故事的,一个镜头你没有细细琢磨过,那从客观主义的角度来看,你这个故事就已经是不成立的。”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星球大战这个故事ok吧?它是一部逻辑性故事性都在的科幻片没错吧?但是如果在乔治梅里爱的那个时代,没有应有的科技手段,是拍不出来这样的故事的。”
“所以故事的根本要立足于我刚刚讲的那些之上,而电影本身所带来的剧情,则是你给观众营造的冲突,冲突,再冲突。”
“我很早以前就对我的一个朋友说过,电影是什么,它可以是一段故事,也可以是一段感情,更可以是一段人生,一个时代。”
“它的范围太广了,如果你想做一名画家,ok,你有画笔就好,但是如果你要想做一名电影人,你需要的可能是一个银行。”
“你需要时刻把控住你的故事,剧情在,画面在,我就相信你的人物也在,但是如何塑造一个活着的人物。”
“这个是困扰着电影行业所有人,百年来最大的一个问题。”
“我个人的理解是,首先,你需要对你的人物有感情,如果没有感情,他就会是一个没有人爱的空壳子。”
“其次,他也需要电影中的其他人物对他有情绪的产生,这个情绪可以是爱,可以是恨……”
於歌在下面听着,只恨自己现在没有纸和笔。
如果说困扰电影人的是人物故事怎么活起来。
困扰他的则是到哪儿都没有纸和笔。
侯孝贤导演很专业,他用自己的经验分析着电影所需要的主观必备条件与客观情理条件,於歌听的着迷。
他可以问老师,剧情怎么写,人物怎么爆发。
但是只有在这里,他听到了故事怎么活,人物怎么活。
也很庆幸今年釜山电影节邀请的评委席有一座是侯孝贤老师。
如果是去年的釜山电影节,来的是另一位屌炸天的人物。
姜文。
於歌如果问起来,姜文导演可能会告诉他的是,主观世界存在的既定客观事实,个人情感与唯物存在的理性存在巴拉巴拉。
毕竟那位爷已经怼人怼惯了,回答你的问题也是这么个思维,不分敌我。
侯孝贤老先生是不一样的,他犹如一位良师益友,把电影的结构抽丝剥茧,一点点告诉你它的存在结构。
说实话於歌问得问题不是很专业,但是却能牵扯出来很多东西。
“所以,电影,需要活着。”
而那边儿老先生已经说完了他的看法,回答完了於歌的蹩脚问题。
於歌听完,深有感触,脑袋里面仿佛千千万万个脑细胞在不停的碰撞,产生出一个个念头,造成意识。
意识领会到,才算是懂得了他人讲述的精华。
正在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