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温馨小日子

第一百二十九章 敲锣打鼓收税忙

  时间就像齿轮一样,不知疲倦的转着。

  杨家村被一阵铛铛铛的打锣声打破了往日的宁静。

  衙门来人收税了。

  虽然每年都要来这么一遭,但是一到这个时候,所有的村民都是绷紧了皮的,生怕自己家出了什么差漏。

  锣是村长的儿子敲响的,村里人也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更何况,他一边敲还一边大喊到收税了,想不让人知道都不行。

  民不与官斗,所以哪怕是一个芝麻大的衙役也够杨家村的村民喝一壶的了。

  收税的地点被定在了村中的榆钱树下。

  这里不仅是整个杨家村的中心,而且也方便牛车过往。

  衙门来人的时候已经是辰时,天已经完全亮了。

  杨世乐和杨世庆早就去镇上了。

  只有杨雨薇一个人上了山。

  她终于得到张氏的同意了。

  杨雨薇已经很久没有这么一个人自由自在的在山上闲逛过了。

  杨家的小院里,杨永安和张氏知道最近要交税,所以今天都没有让杨世福和杨世康山上。

  听见外面的敲锣声以及村长儿子的话,杨永安赶紧准备好麦子。

  杨家一共种了五亩麦子,两亩种在了良田里,三亩种在了旱地上。

  良田和旱地的收获情况不一样,所以上交的粮税也不同。

  每亩良田要缴纳半石麦子,而旱地每亩要缴纳四斗麦子就行了。

  照此计算,杨家需要上交一石九斗麦子,快两石了。

  杨家没有度量衡,因此,杨永安和杨世福、杨世康两个儿子就扛了两麻袋的麦子去了。

  这些麦子绰绰有余了。

  村中的那一棵大榆钱树枝繁叶茂,树冠呈伞状,树干粗壮,要三人牵手才能环抱的住。

  它是杨家村最古老的存在,甚至比杨家村祠堂存在的时间还要早长。

  它见证了杨家村的历史,一直伫立在这里,守护着这片土地。

  榆钱树下,摆放了一张老旧的方桌。

  桌子虽然看起来年代久远,但是看得出,它的主人十分爱惜它,把它保养的很好。

  它的颜色虽然陈旧,但是却很干净,桌子的边边角角都是光亮可见的,看起来就令人十分舒心。

  桌上摆放了几个精致的白瓷茶杯。

  在农家,这样的东西本身就不常见,不是什么人都能买得起的。

  很显然,这茶杯是村长家能有的东西。

  桌子上一共有留置茶杯和一个相配的茶壶。

  桌子的内侧还放了六把椅子,一把方方正正的摆在了桌子的上位,其他的散放在了两边。

  椅子有点参差不齐的,只有四把是一个样的,剩下的两把不一样,但这已经是杨家村全村剩下拿得出最好的桌椅了。

  不用说,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的只有今天来杨家村收税的人——县衙的衙役们了。

  村长正在和领头的衙役交谈些什么。

  看的出来,两人应该是相熟的,而且关系还不错,有说有笑的,没有想象中的严肃,公事公办的无情样子。

正在加载更多

目录(N章)公告
N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