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同在

第九章 迁徙之路

  根据天帝的安排,十二灵子带领他们原来所在的六虚的人下山,其他远一点的各虚之人,则分别编入六虚。这六虚是:轩辕虚、发鸠虚、不周虚、天虞虚、烈山虚、浮玉虚。

  姬壤与应龙回到轩辕虚。

  他们先去见了后伯。后伯看到以前的两个顽皮小孩,现在已经是天神,且长得高大结实,他既诚惶诚恐,又欣喜万分。

  姬壤说:“后伯,以后我们又一起过日子了。”

  后伯惊讶地说:“你们不住在昆仑虚了?”

  应龙说:“天帝要我俩和这轩辕虚的人下山,以后要到很远的地方去。”

  姬壤接着说:“这轩辕虚虽然靠近昆仑仙山,草木丰盛,人们的日子过得倒也安然,但物产比较匮乏,况且人越来越多,往后只怕填饱肚子都很难。”

  后伯对此深有感触:“是啊,我们猎人就觉得这两年的野物越来越少了,人又越来越多。这野物生孩子赶不上人生孩子,大伙儿平时主要吃野果和野穗籽,可这两样东西一年只生长几十天。大伙儿经常饿肚子。”

  姬壤说:“洪水之后,天帝不准万民下山,是担心再遇天灾,况且那时百果百兽皆无。如今洪水已过去千年之久,山下的物产,应该比较多了。所以现在正是我们下山之时。”

  后伯问:“那什么时候走啊?”

  姬壤说:“三日后就走。今晚我跟山民们讲这事。”

  夜晚,山民们都在各自的家里,念着那本难念的经。男人说今天奔忙一日,才抓到一只兔子,隔壁那家却是空手而归。女人说,祖先传下谷物栽种之法,可这山上无地可种,树上的果子快摘尽了,奶水不足了。

  正叹着气,突然听见外面有人高喊:“天神来了!”

  大家跑出去一看,原来是后伯。他站在一块石头上,正在望着夜空中的两个人。

  姬壤与应龙飘在半空中,浑身发光。他俩望着下面的山上渐渐增多的人,还有火把,姬壤没什么表情,应龙觉得很好玩,笑着对姬壤说:“做神仙真不错!”

  从山脚到山腰到山顶,房子前的空地上,陆陆续续地跪满了人。

  姬壤与应龙徐徐地降临在山顶上。姬壤运起灵力,使山上的每个人都可以清晰地听到他的声音:“你等自祖辈以来,居住此地日久。你等可知,千年之前,祖辈们本来生活于山下,只因洪水之祸,才被迫迁到此山。如今山上食物渐缺,你等度日艰难,而洪水之后千年,山下物产已经较为丰富。天神怀善德之心,要带领你等下山,开辟好的生活,也是回归祖宗之地。”

  山民们纷纷说:“愿随天神率领。”

  姬壤说:“你等从明日起,收拾家当用物,三天后即随我下山。”

  山民们没有多少东西,无非就是几件衣服,弓箭,木棒,打磨的石器,再加上几样小家什,一辆独轮木车。其实用不了三天,半天就收拾完了。

  姬壤与应龙回到昆仑虚。

  第二天,俩人在四周方圆上千里的范围内飞了几圈。

  姬壤问应龙:“你觉得应该我们往哪边走?”

  应龙说:“北边。”

  姬壤继续问:“为什么?”

  应龙说:“东西两面千里之外便是大海,并且土地有些荒芜,南边虽然好一点,离海也远,可是太热了,山民们久居高山,肯定不习惯。”

  姬壤点点头,笑着说:“你这家伙越来越细心聪明了。”

  应龙也笑了起来:“每天跟着你,想不变聪明都难啊。”

  姬壤说:“经书上记载,人久居热地,则性情浮躁暴烈,不易教化。”

  应龙问:“那我们准备走多远?”

  姬壤望着远方的山峦、绿野和云天,悠然地说:“要走多远,就走多远。”

  第三天,山民们推着独轮木车,拖儿带女,拿着各种家什用物,陆陆续续下山,足有两三千人。

  姬壤对大家说:“我们一边走,一边找吃的,遇到树木茂盛有河流的地方,就停下来。”

  走了两日,人们带的食物吃完了,开始到路边的树上摘野果吃,男人们多数还是拿起弓箭和木棒,打猎去了。一路上的猎物并不多,猛兽又不敢打,所获也是极少。

  而且山下比山上炎热,慢慢地有人病倒,有人死去。

  姬壤与应龙用炼丹的法子,寻来一些草药,熬成汤,分给人们吃了,才渐渐控制住病情。

  然而吃东西仍旧是一个大问题。有三个男人发现了一窝蛇,想抓来煮着吃了,结果都被毒蛇咬死。五个男人去抓一头麋鹿,却闯进豹子窝,一个也没有回来。

  那个年老的主祭却没有忘记他的职责,为三个被毒蛇咬死的人举行了祭祀,让他们的魂魄进入通天柱。

  应龙对姬壤说:“这些人太惨了,饿着肚子,还遭横死,我们用灵力帮他们吧。”

  姬壤说:“我们用灵力也解决不了这么多的问题,况且,天帝是要我们统领教化万民,让他们在这天地间生存繁衍,变得聪慧,我们天神却不能事事代劳。”顿了一下,他大声对众人说:“前头百里之处,有一个很大的林子,旁边还有一个小湖泊,我们就到那里停下来。”

  人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天上轰隆隆一阵雷声,接着乌云密布,很快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所有人都被淋湿了。幸好大雨很快过去,天又放晴,烈烈的太阳悬在高空。

  后伯和主祭来到姬壤与应龙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应龙赶紧扶起他俩。

  主祭说:“请天神跟天上的雨神说一下,等我们到了能够躲避的地方再下雨吧。”

  姬壤二人心里好笑:我们在天界呆了那么久,可从来没听到什么雨神。

  当然这话不能说出来。

  姬壤想了一下,对主祭说:“雨神属于天帝管辖,我们不能随意吩咐。这样吧,我教你一个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的法子,以后大家就可以防备了。”

  这时地面已经干得差不多了。姬壤四下里瞧瞧,看到路边长着几丛蓍草,就走过去折下几根,来到一块空地上。主祭和后伯、应龙赶忙跟过来。

  姬壤将蓍草折成长短不一的三十二截,两根短的和两根长的合为一组,共八组,呈圆形摆放在地上。然后,姬壤告诉他们,怎样确定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位,八个方位分别对应什么时间,每组的四根蓍草最先如何摆放,然后用某根蓍草代表太阳、云雾、风,再根据这三样的方向和位置变化,相应地变动三根蓍草的位置,就可以知道什么时候以及哪里会下雨。

  应龙毕竟修为甚好,很快就弄明白了,主祭和后伯却是一头雾水。

  姬壤又讲了一遍,他俩才慢慢弄懂,却还记不住。

  最后姬壤对主祭说:“要记住以及如何灵活地运用,还需一些时日,以后你每日来我这里请教一遍,几天之后就熟知了。”

  等主祭和后伯走了,应龙问姬壤:“你哪里学来的?”

  姬壤说:“经书上记载。。。。。。”

  话没说完,应龙忍不住笑了起来:“又是这个来了。”

  姬壤横了他一眼,说:“不听就算了。”

  应龙赶紧笑着道歉:“别在意,我想听。”

  姬壤说:“以前有个很厉害的天神,叫伏羲氏,参透天地万事万物变化之理,创立八卦之法,来推演诸般事物。不过,他的法式看似简单,内涵却非常复杂,一般人无法领会。我在九天玄女那里修行之余,得素女指点,略窥门道。回到昆仑虚后,就在伏羲氏八卦之下,推出这三十二卦,就比较容易领会了。”

  应龙“哦”了一声,对姬壤很是佩服。

  姬壤继续说:“这八卦之法,不但可知风雨,还可知其他事物变化,只是必须娴熟于心,聪慧领悟,方能运用自如。”

  应龙心想:这么麻烦的玩意儿,我还是算了。

  艰难地走过百里,就到了那片林子。

  林子前面是一片草原,草原上两头,分别有一群豹子和一群狮子。显然,豹子和狮子都把这片草原以及林子看作自己的领地,所以不但互相对峙,而且齐刷刷地瞪着这群外来的人。

  姬壤看到狮子的时候,马上联想到了一位天神——西王母,只不过西王母还有一张人脸。他记得炼玉宫旁室里那本书记载,西王母在人间可能是闲得无聊,就按照自己的模样育出了一种猛兽。莫非就是这狮子?

  要让人们在这片林子里住下来,当然不能让豹子和狮子呆在草原里。姬壤和应龙觉得这个时候应该使用灵力,将豹子和狮子赶走,同时也让人们见识一下天神的威力。

  他俩走到豹子和狮子中间的地带,站立。豹子和狮子见来人这么大胆,居然敢挑衅它们,忍不住一齐吼叫,并且从两头向姬壤二人冲过来。

  二十几头豹子和狮子冲到离姬壤他们百米之处,俩人突然飞跃到空中,对着豹子和狮子发出震天的大吼。跟他们的吼声相比,豹子和狮子的吼声就像婴儿啼哭。豹狮被吼声吓得急停下来,地上顿时腾起一大团灰尘。

  姬壤和应龙凌空发出十几道火光,射向豹狮。豹狮身上顿时着了火,毛发的焦臭味随风飘扬。豹狮乱做一团,翻滚吼叫,然后惊慌失措地四下奔逃。

  姬壤和应龙在空中紧追不舍,一边发出震天大吼,一边射出火光,却没有射它们,只是吓唬。

  多年来在此地称王称霸作威作福的豹子和狮子哪里见过这种场面?一口气奔逃出数百里,估计几年都不敢回来了。

  姬壤和应龙回到人群上空,发现所有的人都颤抖着跪在地上。他们被刚才天神的无限神威吓住了!

  走过草地,就进入林子。

  这片林子方圆几千亩,树高草深,里面的动物们不知是被刚才的大吼声和火光、还是被眼前突然出现的大群人吓着了,纷纷乱叫着四下里逃散。

  人们露出欣喜之色,食物不成问题了。

  姬壤与应龙领着众人,走进林子深处。这里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大片空地,而且树木特别高大,盘根错节,巨大的树冠相互攀缠,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洒落下来。并且里面不很潮湿,阳光经常照到的地方,看上去还比较干。

  姬壤对这里很满意,叫大家就在此处停下。

  第一件事,还是吃,第二件事,就是住。

  姬壤让那些经验丰富的猎人,十人一队,前去狩猎。应龙觉得这很好玩,也一起去了。姬壤没有阻拦,万一猎人们遇到什么猛兽,应龙可以对付。

  剩下来的青壮年,姬壤给他们讲如何砍伐树木建造房屋,并且交代,要砍伐林子外边的树木。

  人们在轩辕虚的时候,一般是用泥土和石块建房子,眼下只能因地制宜了。

  半天功夫,应龙和猎人们回来了,手提肩扛,还有用树干抬的,带回许许多多动物。

  人群顿时欢腾起来。

  这下没人闲着,七手八脚地用磨尖的石块和削尖的木杆宰杀动物,同时用石块钻燃木头,烧起了上百堆火。

  树林里一片嘈杂,血腥味、烟火味、肉被烤熟的香味,四处弥漫开来。

  难得有这么一顿饱餐!姬壤与应龙坐在远处的一根树干上,看着人们津津有味地大口吃着。

  姬壤说:“你发现了吗?只要能够给人们带来吃的,他们就会听你的。”

  应龙点点头:“吃饭当然是最重要的事情。”

  姬壤若有所思地说:“其实也可以说,控制了吃的,就可以控制住人。”

  应龙不太明白了:“为什么要控制人?让他们像这样无忧无虑的,不是很好吗?”

  姬壤说:“这里也不是长久之地,动物一减少,我们又要走。将来必须找一个地方,能够长久安顿。你想,我们只是一虚,还有十几虚的人,他们目前也是跟我们一样,或许运气还差些。他们将来也要找一块能够长久安顿的地方,繁衍生息。昊难神尚且要夺取天帝的什那天,人类就更不要说了。所以,将来的事情不好说。还有,天帝要我们统领教化万民,这意味着,我们既是天神,以后又是人间帝皇。”

  应龙知道他讲的有道理,自己却不愿去想那么多,反正什么事情姬壤都想得到。

  姬壤二人不需要吃肉,只要运起元神呼吸吐纳一下就行了。当然,他们也不能和人们一起吃东西。

  人们吃饱之后,天色已晚。姬壤叫大家休息。

  夜里的树林分外寂静。

  应龙飞到树冠上坐下,望着如水天色,想起了九天之外的芷柔。记得她说会下来和自己在一起,可什么时候来呢?

  忽然,应龙听到树冠下来传来悉悉索索的响声。底下一片昏暗,他运起元神,发现一条大蛇在树枝间游动,向人们睡觉的地方而去。

  这种东西可是一个极大的祸害。猛兽来了,人们事先会知道,蛇却是神不知鬼不觉就到了附近。

  应龙正要出手,只听见一声轻响,大蛇飞出了树冠,向几百米外摔去。

  姬壤跳上树冠,说:“我打死了它。”

  应龙忽然想起莽风,说:“不知莽风跟着蚩尤下山了没有?”

  姬壤说:“姜易与蚩尤他们不知走到哪里了?我估计各虚的人都会向北边走。”

  应龙说:“我们会遇上他们吗?”

  姬壤苦笑一下:“这可难说。”

  俩人不再说话,遥望夜空,心思飘渺。

  第二天,在姬壤的指点下,人们开始砍伐树木,在林中空地上建起了房子。

  然而房子仍旧有限,毕竟有两千多人。姬壤只好又指挥大家在大树叉上搭房子。

  忙碌了十多天,总算安顿下来了。

  这天,后伯找到姬壤与应龙,欲言又止。

  姬壤让他放心说。

  后伯说:“我听祖辈讲,大洪水以前,我们这一族的男人和女人,是互相住在一起的。可是大家慢慢地发现,生出的小孩,不是奇形怪状,就是傻乎乎的。大家也不明白是什么道理。后来有天神告诉大家,同族的男女住在一起,生出的小孩很多就是这样。所以,上了轩辕虚后,族内的女人,就和别族的男人同住。这些年来,十几个虚的男女都是这样互相往来,生出的小孩才没问题。”

  姬壤和应龙心想,以前难怪山上山下都能遇到那些男女之事,原来是这样。

  姬壤知道后伯的言下之意:如果轩辕虚一族一直在这林子里生活,百年之后就会毁了。

  姬壤笑着说:“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我们本来就不准备在这里呆很久,而且,我会想办法让大家能够和别虚的人在一起。”

  十几天后,应龙出去打探消息回来了,说在百里之外发现了烈山虚的人,也住在一片林子里,而且那个林子看上去比我们这个还大,东西更多。

  姬壤向应龙说了一句话。

  应龙睁大了眼睛,说:“偷人!这不好吧?”

  姬壤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眼下只能这样做。再说,这对他们不也是有好处吗?他们不也要和别虚的男女结合吗?”

正在加载更多

目录(N章)公告
N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