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全民农场穿古代

无标题章节

  文静从杨二郎的熟食店里离开之后,到大街上溜达了一圈,看到书店,心里一动。

  她虽然不爱学习,但是这么久没动笔,总是忍不住拿起笔随意的写写画画,以前钱嬷嬷是拿府里淘汰的笔墨纸砚给文静练手,钱嬷嬷见文静的字还能见人,常用字认得很快,到唐府之后就没有再教导她写字了。

  给丁婧诗做胎教时,每天都要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读一遍,唐致远还拿来本代大家编写的增广贤文和幼学琼林,甚至连清朝才出的格言联璧都提前有了,这三种因为刚刚增补完,民间流传不广,唐致远能拿到也是因为唐知府的缘故。

  文静认得不顺畅的字,丁婧诗也好脾气的提了一下,现在文静可是把蒙学都背得滚瓜烂熟,早已翻烂的书,丁婧诗也不要了,文静都收在自己的柜子里。

  今天听到书院,她这手又开始痒痒了,以后文科如果要走这条路,少不得看书写字的,她要把那些烂书翻抄一遍

  文静脚步迈进书店,书店名叫雅和斋,三个店面占地面积不小,客人也多,小二忙着给穿着白袍青衫的读书人介绍店里的新品,没空打理文静,若不是文静打扮的不像穷苦人家的女孩,要不然早就被赶出去了。

  雅和斋里面立着五排书架,文静随意看了下,常见的四书五经,名家著作,小说游记都有,和现代一样,价格都标好了,不接受讲价还价。

  文静好奇的翻看一本杂记,看了两眼又放回去了,就是讲书生考中秀才之后的的生(feng)活(liu)乐(yan)事(shi),满足男人的某种幻想,对于在现代呆了二十年的文静来说,文笔垃圾,剧情低俗。

  文静左右看看,幸好没有人注意到她。

  还有三个矮柜,矮柜上摆满笔墨纸砚,样式品种一览无余。

  成品书很贵,店里的蒙学三种是一起售卖,价值六百文,四书五经一整套下来最低也要五两银子,纸张不一样,字体不一样,出版商不一样,价格自然有区别。

  不如自己买一套笔墨纸砚回去自己写划算。

  文静仔细比对,挑了一只本笔十文,一斤中等的墨六十文,三刀刀白咨纸三百文,炙砚八十文,共四百五十文。

正在加载更多

目录(N章)公告
N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