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前传131章 事前——陪吃
接下来写的很有些灰暗,尤其是这章完以后。非是本人心里不高兴,实是故事发展需要。
另外,正文这几天等手指一好妥,会加速写。有亲要是乐意,请给起名无能的我也想想一些角色的名字吧。咱也没别的,我就加“经验分”,一个名字奖10分经验,如何?
如:黑漆,栓子,小豆子的大名;还有文箐小姑**小名,大名。她的小未婚夫姓沈,要小名……总之,还有归家一路见闻中中色人物……
那天中午,周成又来吃饭。
文箐心里有所厌烦。
家中无男子,对于这个族伯,姨娘又不能与他同席,总不能晾着他一个人吧。想想以前还是陈嫂立在旁边专门侍候他一个,有时自己也作陪,只是自己实实不想与他单独吃。说不清原委,反正她感觉同周成吃饭,真的还不如面对吃饭时面对鸡圈。
于是想请了隔壁的大叔来陪同,结果周成拦住了,道:“何需叫得旁人来得了这便宜。”
文箐客气地对他道:“侄女只是想着三伯一人用饭,难免孤寂了些。还是去请隔壁叔伯来作陪,吃得热闹些,便也算是侄女的一番心意。”
周成却拉了她的小手,阻住她往外走的身子,道:“嗳,箐儿既知三伯一人吃得实是闷,不如就在一旁也用了,算是陪了三伯,三伯我自是吃得高兴。何必去请甚么外人?”
文箐十分反感从这个道貌岸然的男人嘴里叫出来的“箐儿”两字,总觉得有那么些说不清的意味。不知何时,他不怎么叫“侄女”了,反而也同姨娘一般好似极亲热地叫“箐儿”,用的还是苏州腔,实是绵长得很,让人难受。虽然是长辈这么称呼,可是自己同他实是不熟得很,也没必要亲厚成这样。当然,也许人家不这么认为,她也不能因为一个称呼而翻脸。
此时要走,他却不放手。一时无奈,文箐被他捏痛了小手腕,只得点头道:“那好,我请厨娘过来帮着三伯添菜添饭,我便叫了我弟弟一起,在一旁陪了三伯便是。”
文箐从姨娘房里把老大不情愿的文简拉了过来作陪。文简对这个三伯没一点儿好感,因为晓得就是他一来,全家才不得不回苏州那个讨厌的地方,便直觉地连带了这个三伯一起讨厌上了。尽管周成对他面上倒是三分笑意,可是他从来只低着头叫一声:“三伯”了事。
孩子的心,有时非常敏锐。
文箐又去请厨娘邓嫂,同她交待了几句。邓嫂会意,道到时一定借机行事。
到了桌上,吃得两口。文箐突然想起,他这次居然没带下人过来,心里也是小小吃了一惊。要是有那人在还好些,也能以此为籍口推了陪饭一事。便问道:“三伯,随您来的那人今日里怎的不曾跟来?要有他在,也好在一旁侍候您啊。我家厨娘是岳州本地人,哪里晓得您好吃哪样菜,只能每样都替你夹一些了。”
周成放下筷子,有些气恼地道:“谁晓得他昨日里干了甚么勾当,居然今早一起身,便是又拉又……”想到现在是吃饭,后面的终于没说下去,改口道,“算了,提起这事就是晦气。不提他了,不提他了。来,箐儿,吃吃这个,你家厨娘倒是做得一手好饭菜……”然后见文简也看着自己,便又夹了一筷子于他。见厨娘杵在旁边,实在碍眼。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同自己觉得欢喜的侄女儿吃顿饭,还有这些多事的人在一边,实在令人不爽。又见她不停往自己碗里夹菜,更嫌她多事,便要打发她离开。
文箐却在一旁道:“三伯。你也晓得家中找不着人来作陪,我手也短,怕夹了菜够不着。也只得请邓嫂来帮忙侍候。还请不要嫌弃。你要赶了她走,我岂不是待客不周。这要到了苏州,只怕我……”文箐站起身,拿了旁边一双干净的筷子,夹了点儿菜,费力地放到周成旁边专门置菜的碗中,道:“这便算是我给三伯陪罪的。您看,我夹这一箸,实在是手抖,生怕掉在桌上,那便是大不敬了。”
邓嫂在一旁亦细声问候哪样菜合他胃口,讨好地一个劲夸他能吃得出菜式好坏,反正是好话细话不连迭,只捧了周成这位三大爷高高在上,堵得周成也没奈何。
周成见她给自己夹了菜,却是极高兴,一时也不再埋怨了。便很痛快地吃了起来,觉得今日饭菜格外香。不由又看了看文箐,只见她正低头在给旁边文简夹菜,侧颈就露了一点儿白,几根发丝在衣襟下,这黑白反衬,份外清明。
不免有些无酒亦自醉。过后,便又礼尚往来一般,又给文箐兄妹俩夹了菜,却直接往饭碗里送。
文箐想着他那双筷子进过的嘴,又要夹来菜放自己碗里,不由觉得恶心。从来没有过洁癖如此,对他却是直觉地反应是恶心难受。却又推不掉这菜,只得拿碗接了,只是不夹进嘴里,埋在饭中。接着冲厨娘示个意,略略大声假作欢畅道:“邓嫂,你这手艺,我三伯倒是中意得很。这月工钱我便多给你二十贯。快,快给我三伯多夹几样你拿手好菜……”
这饭吃得她心里发呕,好不容易应付完。
正在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