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娲皇造化

087、不平之意起波澜

  天降功德之后。

  此界至高位格凝聚,一种难以言喻的道韵在大禹身上浮现。

  对于地仙大道的感悟突飞猛进,种种好处不提。

  治水成功,功德圆满,如今倒是不必在滞留于人族。

  祂眼中闪过明悟。

  不过这倒不急,先将人族诸事处理妥当再说。

  在随后不久,大禹划定九州大地,奠定夏朝。

  往后,大禹便就将共主之位禅让于其子夏启。

  而其自身,则是因为地仙之道乃是太清圣人讲道得以启发。

  与道有缘。

  因而大禹便在东部与西部之地寻了一座仙山,开辟一处道场。

  自号镇元子。

  正所谓:三清乃道友,四帝为故人,九曜是晚辈,元辰是下宾。

  却是因镇元子在闲来无事时,喜欢四处晃悠,与三清论道,来往天庭等等……

  以其道行与地位,以上这句话倒没差。

  当然了,这是后话了,不用多谈。

  在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又兜兜转转过去数千年的时光。

  一眨眼,当初女娲所说的十元会时间便悄然过完。

  这一天。

  大日悬空之际,一条若隐若现、浩瀚无垠的长河浮现于九天。

  正是命运长河。

  众生只见得河中,有无数道身影徘徊流动着,面貌朦胧不清。

  大罗神祇们则只能看清其中的一鳞半爪,无数命理交织。

  唯有圣人才能俯瞰整条命运长河,一观天地众生的命运走向,以及天机演变。

  而此番,命运长河出世,时间长河随之隐没。

  天地之间,亦有不少变化。

  大道规则法理这些时刻不断在演变着,自然是变化得不少。

  但最大的变化,还是这天地之间的先天灵气,先天转为后天。

  先天灵气与后天灵气,这两者之间倒是没什么不同。

  相比前者,后天灵气则算是“有主之物”,往后,生灵吸纳后天灵气便是要欠下天道一份因果。

  吸纳灵气欠下因果,自然是需要生灵反馈的。

  这样有来有回,才有利于天地循环。

  除此之外,先天灵气与后天灵气便无多少不同。

  而天地之间的灵气,自然也没有因此变得稀薄。

  毕竟命运长河的出世,代表着的是天地规则的逐渐完善,而不是衰败。

  ————

  天庭。

  青帝太昊端坐帝位,眸中有星河沉浮,俯瞰着这刚刚出世的命运长河。

  无穷生灵的命途数理,在祂眼中闪现。

  “命运长河……”太昊伏羲见此沉吟道。

  “吾之道倒是能与命运长河相通,若能细细参悟肯定大有裨益。”

  “不过,此事倒不急。”

  言落,太昊上帝收回眸光。

  “人族争霸天地之际,损失不少人杰。”祂遥想当年道。

  “如今吾等主宰天地,自然不会忘了有功之臣。”

  说话间,太昊手中显现一副图卷。

  图卷中蕴含诸天星辰,三百六十五颗星罗棋布,极为不凡。

  正是周天星辰大阵的阵图,往日的洛书。

  不过相较先前璀璨的星光,此时的图卷却是显得光芒黯淡。

  这点,则是因三百六十五位星神全部陨落的缘故。

正在加载更多

目录(N章)公告
N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