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第578章 忙碌的长孙家

  长安城北部,也是仅次于南城的一个重要作坊集合区域。

  特别是最近几年,一座又一座的作坊拔地而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长孙家的炼铁作坊。

  滚滚浓烟从炼铁作坊里面冒出来,搞得整个区域都是灰色的。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环保的说法,长孙家把自己家族最大的产业放在这里,吸引的就业,缴纳的税收,都是惊人的。

  所以压根就不会有谁去找他们的麻烦,相反的,这还成为其他作坊主羡慕的对象呢。

  一座简单的高炉,各种花费投资至少超过一万贯钱,数一数那矗立的几十根烟囱,就知道长孙家可谓是家底丰厚。

  “大郎,这里就是家族最主要的产业了,从武德九年开始建设,到现在前前后后已经投资了几十万贯,这里是大唐乃至全天下最大的产钢作坊。”

  长孙家的管家长孙琪带着长孙冲来到了北城自家的作坊附件的一座小山,俯视着整个区域的情况。

  虽然和张华比起来,长孙冲简直是一无是处。

  但是客观的说,长孙冲在勋贵子弟之中还算是优秀的,要不然当初也不会是他和王修他们被赞誉为长安城才子。

  作为长孙家的嫡长子,长孙冲已经开始慢慢的了解家族的各种事情,也算是为将来自己接任家族族长做准备。

  家国天下!

  这个时期的勋贵,首先考虑的基本上都是自己家族的利益,其实才是整个国家的事情。所以在后世根本就吸引不了大家注意的族长这个角色,在这个时代是非常不一样的。

  “族长位卜,及宗人吉服立于门西东面南上。”

  经学大师郑玄注:“族长,有司掌族人亲疏者也。”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族长是掌管宗族事务的人,族长对违反族规或封建道德的族人有惩治乃至生杀大权。

  生杀大权啊!

  这在后世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其实,结合古代的实际情况,其实就好理解了。

  由于交通和信息沟通的障碍,古代政府的权力往往只延伸到县一级,有所谓皇权不下县的传统。

  即使在县城,也可能只有县令等几个官员是政府委派的,其余的吏员,要么是县令自行招聘,要么是当地时代相传的家族。

  而再往下的地方,朝廷的管理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这个时候,只能依靠乡绅。所谓的乡绅,就是各个大宗族的族长或者头面人物。

  族长要处理民间纠纷,主持婚丧嫁娶,修族谱,订祖约,主持祭祀等等。

  族长对违反族规或者有碍道德的人有惩罚乃至生杀大权。这被称为族权,也叫宗法权,是被政府承认的权力。

正在加载更多

目录(N章)公告
N正序